(新春走基层)泰安非遗李氏糖画亮相塞尔维亚******
中新网泰安2月2日电 (梁犇 陈阳 董文一)“画糖画跟绘画不一样。糖画是用糖来画的,凉了之后非常容易凝固。所以,画糖画的动作要快,每笔之间不能间断。”随着糖液在李然然的手中缕缕洒下,不到1分钟,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形象便呈现在众人面前。
李然然正在熬制糖稀。 陈阳 摄春节期间,在由中国驻塞尔维亚使馆、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举办的2023塞尔维亚“欢乐春节”系列活动中,山东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宁阳李氏糖画第六代传承人李然然受邀参加,向海外同胞和国际友人展示了中国的民俗文化和非遗的独特魅力,惊艳了塞尔维亚。
李然然制作的糖画深受塞尔维亚民众喜爱。 受访者供图“当天下着雪,贝尔格莱德的市民们却都很热情,大家伙排着队等待着我制作的糖画,还有几个孩子跃跃欲试,希望自己动手‘创作’,看到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国外那么受欢迎,我心里也是感到非常自豪。”李然然回忆说。
李然然用装满糖稀的勺子在铁板上作画。 陈阳 摄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李氏糖画原料主要是白糖和水,不含任何添加剂。李然然作糖画时没有底稿,画稿全在头脑里,制作时执勺在手,舀起铜锅中的糖稀,以腕力带动勺子运行,随意挥洒在光洁的大理石板上,或提、或顿、或放、或收,速度飞快,一气呵成。
“宁阳李氏糖画的主要特征是玲珑剔透,生动鲜活。”李然然告诉记者,她潜心研究糖画精髓,在祖辈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打破传统单一的线条拉丝糖画,结合中国传统美术的技巧和方法,在原本只有平面造型的传统糖画基础上,创新使用立体、空心等新技术,再搭配各种手法和色彩元素,将平面“零件”拼接出风格各异的立体糖画。
李然然在调整制作好的立体糖画花篮。 陈阳 摄李然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糖画技艺的发掘、整理和提升,经常去北京、上海等地文化交流,对全国各地前来学习糖画制作的艺术爱好者都倾囊相授。
2023塞尔维亚“欢乐春节”系列活动中李然然现场表演糖画制作。 受访者供图“能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到国内外各地,并为大家所喜爱,这让我感到很自豪。我希望李氏糖画能被更多人喜欢并传承下去。”李然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人了解、认识李氏糖画,让这项中国传统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发扬光大。(完)
构建“政府+保险+慈善”防贫共同体 河南筑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人民网郑州1月6日电(杨晓娜)近日,伴随着“政府+保险+慈善”保单落地,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为“三类监测对象”6776户18467人筑牢一道返贫“拦水坝”。 此次,是河南保险创新形式,探索构建以政府救助为主导,慈善救助为补充,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政社互动防贫保险共同体,通过保险防贫预警、返贫处置、脱贫保稳,兜牢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卢氏县作为河南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县共有“三类监测对象”(包括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6776户18467人,防止返贫致贫的任务依然很重。 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河南省首家保险法人机构,中原农险聚焦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多方联动,筑牢返贫“拦水坝”。“该项目将卢氏县监测帮扶对象作为被保险人,将监测帮扶对象因病、因灾、因意外等客观原因导致的生活困难和人均纯收入低于省定监测线差额作为保险责任,将为全县监测帮扶对象提供32.13亿元的返贫风险保障。”中原农险卢氏县营销服务部经理王峰介绍。 据介绍,保险资金由卢氏县政府、卢氏慈善总会、慈善企业共同负担,县政府和县慈善总会共同出资200万元,其中县政府出资60万元,县慈善总会出资140万元,中原农险协调慈善企业捐赠58.54万元。 据中原农险副总经理雷廷军介绍,在监测帮扶对象因病、因灾、因意外等风险保障的基础上,对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低于省定监测线给予补差性兜底保障,同时将慈善保险标的拓展至苹果“保险+期货”项目,保障产业发展风险。此外,拓宽慈善来源,参与慈善会“99公益日”项目,联合县级慈善会、扶贫基金会、期货机构拓宽慈善资金来源,协同中原信托发起慈善信托产品筹集资金。 早在2022年3月,中原农险引入慈善机制开拓减贫资金来源,在柘城县落地全国首单“政府+慈善+保险”的新型防贫保险,此次,是在原有基础上持续对“保险+慈善”项目进行升级。 截至目前,“政府+慈善+保险”的防贫共同体项目在河南省柘城县、卢氏县、宜阳县、浚县、陕州区等5个县区落地,筹集慈善信托、慈善会、金融机构等慈善资金440.38万元,带动财政补贴资金945.27万元,为2.7万户监测帮扶对象提供54.02亿元风险保障。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